还不赶快来体验!!!
没办法,崔耕这篇文章不仅仅是非常有道理,而且是出自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的手笔,文采斐然,雄辩滔滔。
按照历史的正常发展,应该是徐元庆案发之后,陈子昂写了一篇文章《复仇议状》,提出了处置意见,大周朝野上下都认为这篇文章有理,不仅遵照实行,还编入了史书中,令陈子昂风光异常。
不过,这个案子,在七十年后,被柳宗元给翻过来了。他写了一篇雄文《驳复仇议》,同样是流传千古,甚至名声远在陈子昂之上。
在这篇文章里,柳宗元认为陈子昂就是一个糊涂蛋。什么先杀人再表彰啊?同样一件事儿,该奖就奖,该罚就罚,同时表彰和惩罚,这不是精神分~裂吗?
至于徐元庆的案子,那就得区分徐元庆他爹徐爽,到底是因为什么被赵师温杀的。若是徐爽罪有应得,那没啥说的,对徐元庆明正典刑。若是徐爽不当死呢,徐元庆就应无罪释放。
正如《春秋公羊传》有云:“父不受诛,子复仇可也。父受诛,子复仇,此推刃之道,复仇不除害。”
这一下子就不是情理兼顾了,而是情理合一,比陈子昂的论断更进一步!
人们当然认为,柳宗元的看法比陈子昂更高一筹。
当然了,这次崔耕可没料到,陈子昂会被人挑唆,写了《复仇议状》,所以对《驳复仇议》的词句略做了修改。
但唯有如此才显得难能可贵啊,简直有点料敌机先的味道了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