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不赶快来体验!!!
在本朝,所谓的大索伦部,其实是对鄂温克族、达斡尔族和鄂伦春族的统称。
前明时期,对索伦部统称为:野人女真或北山野人。
完整的大索伦部,其实分为三个部分,分别是索伦部、索伦别部和使鹿部。
其中,索伦部是人数最多的一支,主要生活在黑龙江北部的雅克萨等地。
至于,索伦别部和使鹿部,在尼布楚条约签定之后,已经不算是大清的臣民了。
作为满洲的顶级贵族,玉柱自然很清楚了,大清对索伦部的基本国策就是,定期割韭菜,一茬一茬的割,不许他们人口过多。
自从清军入关后,大清朝的内外战争,永远少不了索伦铁骑的身影。
经过七十几年的持续消耗,索伦部由鼎盛时期的披甲近三万,变成了披甲三千。
大清的索伦铁骑,就像是大唐的精锐府兵一样,平时不需要纳税,战时自带盔甲、粮肉、弓箭和骏马参战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