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不赶快来体验!!!
然而,若是另外用纸,把折子上的内容完整的抄下来,再由南书房大臣们以附片的形式,草拟处置意见。
等康熙过目之后,他只需要根据具体的需要,简单的口述处置意见即可,由张廷玉他们去润色文辞。
按照玉柱的搞法,既没有去碰触皇帝的逆鳞,又迅速的把折子给批了,可谓是一举两得也。
现在,和康熙没病之前,唯一的区别是,康熙处理奏折的时候,身边必须随时随地有人跟着,以便速记老皇帝的口述旨意。
等前期的工作都处理完了之后,老皇帝就只剩下一件事了,用朱笔批个“可”字。
反正吧,玉柱给出的建议,极具合理性和可操作性。
若是老皇帝觉得这么个搞法,等于是告诉天下人,他不能亲手批答奏折了,不乐意了。
嘿嘿,玉柱也没辙啊。
天下又不是玉柱的,还轮不到他去操心那么多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