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不赶快来体验!!!
举子看着灌汤包,心生喜爱。汤包做得甚为精巧,外观道道褶子形似菊花,提起来像灯笼,洁白如玉瓷,甚至美观。比刘辞仙家的好看多了,就是不知味道有没有它家好。
何珍馐笑而不语,作势直请举子试试。
何父掀起蒸笼盖,拇指轻拈灌汤包褶心,慢慢挪到油纸上递给举子。他热情地教举子如何吃灌汤包,免得像他们昨天吃的那样狼狈地溅了一手的汤。
“哎,吃汤包讲究的是‘轻轻捻、慢慢移,开小窗,后喝汤’,对啦,这样吃就对了!”何父眉开眼笑地指挥道,顺口说出了女儿昨夜教他们的口诀。
举子在何父的告诫下已经有了几分谨慎,不料轻轻咬开小口,丰润的汤包仍是溅了他一嘴的汤,舌头蓦触到一股喷涌的汤汁,滋味极鲜、极烫,汤头比那上等的羊汤还要鲜。醇美香浓的汤在他嘴里,犹饮琼浆玉露,醇中还带着一丝海虾的鲜甜。
偌大的灌汤包汁水很足,他吸了好一会才吸干,很适合人不疾不徐地慢慢嘬,直让人嘬个痛快!包子鲜得仿佛不似腥臭的豚肉制成的、反而滋味比羊肉更美。
“太好吃了,此味人世间绝无仅有!”他不觉地脱口赞美。
吃完后他看着周围人讶异的眼神,这才狼狈从怀中掏出手帕收拾仪态。他打趣道:“若你们家有店面,能让人坐下慢慢用这包子,岂非一番美事?”
何珍馐深以为然,黎人重礼仪,让食客站在摊前吃灌汤包太不雅致了。她盘算着明天怎么也要弄几张桌子小板凳出来,否则让人站着吃灌汤包这不是明摆着赶客吗?
还在观望的路人看那位举子吃得直吮拇指,咽了咽口水,纷纷掏钱买包子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