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不赶快来体验!!!
“在动车上吃过了。”宿鹭说。
张成一番话陷阱重重。
首先他刻意强调宿鹭行程每一环节的发生时刻,目的是观察被调查人的反应,借此试探对方对时间的敏感性,同时营造一种“警方什么都知道,查出你的犯罪痕迹只是时间问题”的压迫感。
李诗情报警时明确表示炸弹会在一点四十五分爆炸。虽然时间稍有偏差,但痕检科确实在车上发现了反应的残渣。
但让张成想不通的是,为什么李诗情报案时说的是一点四十五分,而不是“二十分钟后”或者更为笼统的数字。
很少有报案人会在描述案情时对一些数据性的东西进行加减乘除。紧迫感留给他们思考的时间很少,几乎是听见看见什么就说什么。何况倒计时这种精确到秒的数字,转换成几点几分费劲也容易出现偏差,从心理学角度讲,出现这种情况的几率微乎其微。
所以李诗情只会是听见或看见了“一点四十五分”这个关键词。
那么问题来了:一辆行驶的公交车上,哪些东西既可以显示时间,又能让人觉得足够不对劲?
张成首先想到的是公交车车头标配的电子钟。
77651号是嘉林公交经典车型,车头偏右位支出一小块LED屏,用于显示时间。但是这起爆炸案中,空气冲击波峰值超压已经达到造成死亡或致命伤的程度,所以近距离没有目击者,公交车也损毁严重,难以判断炸弹安装在哪一位置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