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
关灯

第二章:十常侍 (1 / 8)

还不赶快来体验!!!

        蔡琰,字文姬,或字昭姬,因避司马昭讳而改。

        她的故事众所周知,不必赘述,重要的是如何找到她,将她带到雒阳汉宫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可不是一件容易之事,因为这个年份,蔡琰之父蔡邕并不在雒阳,而是在外逃亡。

        据刘辩所知的史料记载,当时任议郎的蔡邕,与其叔父卫尉蔡质遭将作大匠阳球陷害,本应斩首弃市,幸得中常侍吕强怜悯,代为求情,于是灵帝便将其与家属流放至朔方郡。

        蔡邕与其亲属在五原安阳县居住了九个月,恰逢灵帝又想到蔡邕,爱怜其才高,于是在次年大赦时,又赦免了蔡邕,准许其返回原籍。

        当时五原太守王智为蔡邕摆酒送行,酒喝足后,王智起舞劝邕,按照风俗蔡邕当回应王智,一同起舞以表示主宾尽欢,就如同敬酒一般,没想到王智跳完后蔡邕根本不理会。

        感觉在宾客面前失了脸面的王智顿时恼羞成怒,骂蔡邕为罪犯,蔡邕振衣甩袖而去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下好好的送行宴让两人结了怨,事后王智告知他兄长、中常侍王甫,诬陷蔡邕心中怀怨,诽谤朝廷。

        当初蔡邕在雒阳时,宦官得罪大半,士人也得罪了不少,于是他就逃到了吴会之地,往来依靠泰山羊氏,一共待了十二年。

        他的长女蔡贞姬,便是在这段时期嫁给了泰山羊氏的羊衜作为继妻,生下二子一女,其中幼子便是羊祜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