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
关灯

第943章 南洋印度贸易区(上) (4 / 11)

还不赶快来体验!!!

        如果欧洲的日用品、五金商品,真的可以在中国盈利的话,那么他们的贸易中一定会夹杂着大量的日用品,也就不会出现历史上182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国会中的那段发言:过去二十三年,纺织品和五金品销往中国,为公司带来?万英镑的损失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,可知大顺的日用品、五金商品,肯定是比欧洲便宜的。

        然而,荷兰东印度公司明明距离中国更近,但却因为白银不足的问题,使得他们不能够用便宜的中国货在东南亚销售。

        有限的白银,要用来购买利润率更高的货物。这就使得他们往印度和东南亚销售的小商品,是价格比较贵的欧洲货。

        同时,因为巴达维亚的特殊政治地位,又使得所有交易都必须要在巴达维亚中转。

        船要先来巴达维亚,配货分装之后去印度,换了棉布之类,再来巴达维亚分配,发送到各个地区。

        有时候又不得不考虑货币不足的问题,不得已减少货物供给。

        减少货物供给、又保持垄断,那么显然,必然会导致走私横行——西班牙给荷兰人上过好几次课了,自己货不足还非要垄断,这不是找着被走私吗?

        现在大顺这边接了荷兰人的盘,至少在货源这个问题上,杜绝了荷兰面临的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 在货源提供上,大顺这边是绝对自信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